機械設備的維護和檢修,本質上是一個機械設備的管理問題。關鍵是建立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后的匯報、排查、檢修的組織實施制度。只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將設備故障所帶來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機械加工設備是制造業的基礎性設備,承擔著機械制造中非常大的工作量。因此機械加工設備的正常運轉對于保障加工產品的質量和降低運行費用都有重要意義。隨著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機械加工設備的構造越來越復雜,加之機械加工已經呈現出流水線的生產模式,對機械加工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系統化的工作。不僅需要專業的機械維修知識,還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維修管理模式,才能保障機械加工設備的正常運轉,保障生產的有序進行。 對機械加工設備的性能檢測是一類常規的工作,其目的在于提前發現機械加工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如局部過熱、不規則的震動、加工精度下降等。掌握這些情況之后再分析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并將故障消除在早期階段。從機械故障的發生規律來看,基本上都是從小到大逐步惡化發展的,很少出現設備突然故障所導致的全面停機。因此對于機械加工設備的早期異常情況的及時診斷和清除是維護設備正常運行、避免出現大的停機事故的必然途徑。 及時的監測在機械加工設備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異常情況是保障設備正常運轉和避免出現停機事故的有效手段,是必須深入研究的方向。而機械加工設備的類型多種多樣,可能判斷為異常的指標也形式各異,單純靠某種單一的指標來做出判斷是不科學的。加之機械加工流水線是有一系列的加工設備組合而成,各個部分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響,要正確的判斷加工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就必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設備異常診斷體系。